2008/07/28

反全球化


  『愛與恨,寬恕與救贖,黑夜裡有光』這是書的標題,譯序甚至說
『充滿了人間的溫情和關愛』,我對此挺困惑,不曉得要從這本書的哪
裡,去找到原諒。

  蒂托看見尼娜,因為她完美的姿態,所以把門關上。然後孤獨侵蝕
他幾十年。對尼娜來說,那是解救嗎,蒂托救過她,就會永遠救她。『
同樣從地獄來,寬恕之心油然而生。不流血。』要寬恕誰或寬恕什麼?
如果只是質疑或嚮往,只是害怕孤獨,那終歸只是人性的一環,哪來人
性獸性之分。『儘管一個人追求的只是一種生活,可是在別人的眼裡,
他過的卻是很多種不同的生活。這也正是人們無法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
原因。』我們觀察自己的思想,感覺智識在本能之上,人性在獸性之上
時,都不斷忽略人智的矛盾。黑與白的世界,就算加進灰色地帶還是不
完備。沒有對錯,沒有所謂好的方向,都是一種自我催眠,用來把利己
思想合理化甚至正確化。

  如果小孩的殘酷是與生俱來,是無屬性的,我們便要去教化他,導
正他,為什麼?怎麼能夠去相信,在充滿了破洞與缺角的成人世界裡,
能夠生長出更美好的生命。把那些力量拿去照顧好自己吧,用極度簡化
的道德觀去面對複雜的關係,那不是化解,是切割,終歸有人要被弄痛
弄傷。小國寡民就好,獨自生活就好,說什麼閉門造車就要毀滅,太矛
盾了,全球化是種趨勢,但它代表什麼,是國與國的藩籬將被打破,還
是在資源交換(奪取)之風盛行下所產生的和平協議,或單純只是指科
技帶來的風潮。人與人之間、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在天生條件及現行體
制之下不會改變,攻打伊拉克真要變成拯救的行為嗎,打的出蒂托相信
的美麗世界嗎?能讓美國人和伊拉克人看到相同的事實嗎?分門別類的
世界卻奢望世界大同,尊重與被尊重、平等與博愛何時真正存在,導讀
裡寫的『人間悲劇的沉重與無止境』也許比較接近真實吧,在相對裡追
尋絕對來平衡相對的落差,可能嗎?